5月20日,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管理学院在龙洞校区A南406举办“AI赋能教学科研”系列培训的第四场活动:“AI工具进阶实训工作坊”。本次工作坊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与科研场景中的深度应用,吸引了50余名一线教师参与。

AI智能体赋能课堂教学:从知识库到多工具联动
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祥老师结合建筑设计类课程的授课经验,系统分享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实践。他提出“知识库-智能体-工具链”三位一体应用框架:通过构建全学科知识库(含文本、音视频等多模态资源)与专题知识库,为AI助教、智能伴学提供数据支撑,减少AI错觉;借助MCP智能体(模型上下文协议)实现大模型与教学工具的深度集成,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扣子、IMA等平台快速生成课程知识库;并以“问题链驱动教学”为例,展示多工具组合(DeepSeek生成思维导图、ChatPPT智能生成课件)的全流程,诠释AI如何助力教师从“知识传授者”转型为“认知策展人”。

生成式AI解锁科研新范式:数据收集与论文写作实战
广东财经大学郭思远老师以行为科学研究为切入点,揭秘大语言模型在科研中的创新应用。她通过API编程实操,演示如何调用DeepSeek R1等模型接口批量生成人类行为数据,解决传统实验受限于伦理、成本等痛点;结合“大语言模型社会赞许性研究”案例,解析两轮对话实验设计、温度参数调控及数据导出技巧。在论文写作环节,她推荐使用IMA文献知识库工具进行文献综述,并分享AI辅助数据分析代码生成、SPSS操作路径优化的实用攻略;提醒研究者关注“AI幻觉”“数据偏差”等风险,强调人工校验的必要性,强调“人机协同、以人为主”,提升科研效率并保证效度的科学路径。

本期实训工作坊是学校“教师数字素养跃升计划”的一部分,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样本。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推出智慧课程建设、AI教学科研工具应用等专题培训,不断促进教师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。